廣州晨興環??萍加邢薰?/p>
手機:13725104698
電話:020-84711366
郵箱:gzcxhb37@foxmail.com
地址:廣州市南沙區大崗鎮北流村北流路五巷3號
前言
印染廢水一直以排放量大、處理難度高成為廢水治理工藝研究的重點。特別由于近年來化纖織物的發展和印染后整理技術的進步,使PVA漿料、新型助劑等難生化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更是給處理增加了難度;原有的生物處理系統大都由原來的70% COD 去除率下降到50% 左右,甚至更低。由于水資源的日漸短缺和污染嚴重,印染行業的廢水處理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國印染廢水處理普遍采用物化處理+生化處理工藝,但處理效果并不十分穩定,一般很難達到一級排放標準。為了能夠使廢水達標排放,人們在不同工藝單元的組合、新工藝的開發和參數優化方面都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進展,為實現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和回用奠定了基礎。
1.印染廢水回用處理技術的現狀
一直以來由于印染廢水本身難處理的特性,人們對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回用方面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入W TO后,隨著我國紡織印染行業的勢頭逐步看好,紡織印染行業用水的需求量不斷增大,而供給量卻相對減少;隨著排放標準的日趨嚴格和水費的不斷上漲,人們將目光投向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和回用上。由于印染工藝本身的復雜性和工藝用水水質要求的差異,目前國家對印染廢水的回用水質標準還沒有統一的數據。近年來人們對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工藝從技術和經濟的可行性上都進行了大量探索、分析和實踐,取得了可喜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出現的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組合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
1.1 印染廢水→生化出水→混凝→氣浮→砂濾→活性炭吸附→回用
該方案完全是物化技術的組合,何文杰等用此方案深度處理某毛紡廠經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后的出水。經接觸氧化池的出水已經能夠達標排放,但廢水中殘留的染料通常以膠體狀態存在,該方案能夠較有針對性地去除膠體物質,使出水達到回用要求。Giovanni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
分別用氣浮后和吸附后的兩種出水作為回用水進行染布試驗。實驗結果表明用回用水染布已達到一級品出廠標準。經回用后,該毛紡廠每年節約新鮮水36萬m ,節約資金2400萬元。該方案操作流程簡便,適用于目前印染廢水已經達標排放的企業。
1.2 廢水處理站出水→生物陶粒→臭氧脫色→雙層濾料過濾→陽離子交換樹脂軟化→出水
該方案是較為典型的各種處理方法的組合,充分發揮各組合單元的優勢。李武全等用此方案對北京第二毛紡織廠的印染廢水( 加入部分生活污水混合) 的二沉池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并研究了各單元不同的組合順序對水質處理效果的影響。實驗發現臭氧出水中的剩余臭氧可能會破壞交換樹脂結構,使其失去交換能力。因此在工程中需要增加清水池待臭氧分解完畢后再進入交換樹脂?;赜脤嶒灡砻髌涔に嚦鏊梢曰赜糜谙疵腿旧T摲桨柑崾疚覀冊谶M行不同處理方法組合時不僅要看到其優勢的方面,也要注意其相互制約、乃至有所破壞的方面,避免不利因素的影響。
1.3 印染廢水→混凝沉淀→內循環厭氧→H C R /生物活性炭→接觸氧化→纖維球過濾
賈洪斌等采用了比較新型的生物復合處理工藝,即將H CR法與生物活性炭法相結合,使反應器中氧利用率提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增強,有效解決了傳統好氧生物處理的不足之處。該工藝占地面積較小,且纖維球具有過濾速度快、效果好的優點,使廢水能穩定達到回用要求?;赜盟浕赜蒙a性實驗,發現水洗后的布樣色光、深度與自來水洗后的一致,說明采用回用水皂洗是可行的。該工藝對于目前采用傳統好氧工藝處理效果不理想的印染企業,在工藝改進方面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1.4 二級處理廠出水→電化學處理→化學絮凝→離子交換→回用
Tak-H yun用電化學法,結合化學絮凝和離子交換法對印染廢水進行深度處理研究。實驗表明添加少量的H 0 (約200m g/L)在電解池中可使電化學處理效率提高一倍。該方案的優點是出水水質好,可以回用到印染所有工序中;不足之處在于實驗發現pH 為3時電化學效果最好,因此在進行電化學處理前要調pH 值,另外該方案對離子交換樹脂的依賴性較大( 為了降低鐵離 子濃度和電導率),因此離子再生頻率升高不可避免。
1.5 印染廢水→調pH( 加酸) →鐵碳過濾→中和( 加堿) →SBR →回用
鐵碳過濾系統是用廢鐵屑( 主要成分是鐵和碳) 經預處理和活化后作為填料,其工作原理是電化學反應的氧化還原、鐵屑對絮體的電附集和對反應的催化作用、電池反應產物的混凝、新生絮體的吸附和床層的過濾等作用的綜合效應。林金畫采用該方案對印染廢水進行處理,出水達到一級排放標準(GB4287-92)( 見表5)。出水回用于漂染的漂洗生產工序,8年來系統未出現過堵塞現象。該工藝優點是以廢治廢,運行穩定;不足之處是pH 必須來回調節。
1.6 二沉池出水→一級砂濾→CD2氧化→二級過濾→活性炭→回用
虞承偉對印染廠經二級處理后的出水采用CD2氧化,對廢水色度、COD的去除效果進行了研究( 見表6)。實驗結果表明:濃度為40m g/L CD2對紫色等13種顏色的印染排放廢水進行30m in的氧化反應,出水基本滿足了印染廢水的回用要求;再 用活性炭對CD2氧化出水進行后處理去除余氯,進一步提高回用水質,擴大回用水的應用范圍。該工藝操作簡便,特別在色度去除上效果較好,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2.印染廢水回用的發展方向
2.1 重視推廣綜合治理
企業在選擇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工藝時,應本著清潔生產的理念,結合自身情況,從源頭預防開始,盡量以廢治廢、綜合治理,進一步削減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是偉元對印染廢水進行綜合治理,包括改進生產工藝設計、設備的選型、篩選染化藥劑、殘漿殘液的集中處理、冷凝水基本回用,用鍋爐水膜除塵作預處理,部分水經三級處理直接回用等等。馬志毅和胡穎華都用印染廢水與煙道氣及粉煤灰接觸,既滿足了除塵的目的,又節約了新鮮水用量,同時提高了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胡穎華還將處理后的廢水回用于染色和印花,與自來水相比色牢度基本無差別。
2.2 不斷優化回用方案
回用方案的優化既包括水質優化,也包括水量優化。水質優化即不同工藝單元的有效組合或是不同處理技術的集成,都是為了揚長避短,使水質達到回用要求。由于回用水質要求差異較大,廢水回用方式有兩種,一是回用水全部按照需求最嚴格的水質要求處理,二是先按照水量要求最大的水質要求處理,個別有更高要求的小水量水再進行適當的補充處理。水量優化即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種較為經濟的回用方式。實踐證明,上述多種組合方案處理后的回用水用于水質要求相對較低、且用水量較大的雜用水,部分冷卻水及印染前工序用水( 如退漿、煮練、氧漂、絲光等)都是完全可行的。若要用于水質要求較高的后工序如打底、皂洗等),就要保證更加嚴格的深度處理,并可考慮將新鮮水與回用水定量配比混合使用。
2.3 繼續開發膜集成技術
隨著技術的進步,膜分離技術的不斷開發是未來廢水深度處理的重要方向。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將不同的膜分離技術( 如微濾、超濾、納濾等)相結合或是膜分離技術與其它技術( 如催化氧化技術、電化學法等)相結合是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有M F/UF/RO集成系統、膜生物反應器(MBR中水回用設備)+RO、抗污染反滲透復合膜等,另外還有離子交換、紫外線消毒等方法集成需要進一步開發和研究。杜啟云等用膜集成技術處理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公司廢水。該系統用水膜除塵技術使廢水脫脂、脫色,超濾除菌除濁、反滲透脫鹽等過程使熱電廠煙道氣達標排放,工業廢水得到深度處理,變成軟水供熱電廠和生產車間回用。該系統日處理生產廢水1500m ,水回收率70% 。A.Rozzi用混凝-陶瓷膜-納濾膜技術對印染廢水的二次出水進行處理。試驗發現:用聚合鋁作為混凝劑可防止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和膠體顆粒對陶瓷膜的污染,使陶瓷膜的化學清洗周期延長為一周一次;陶瓷膜保護納濾膜,可不添加任何化學物也能連續運行。研究結果表明水質完全符合回用標準。有資料報道,美國棉花公司用Fenton試劑-UF/NF技術處理活性染印料染廢水,廢水經Fenton試劑氧化脫色,再經UF/NF分別得到濃縮液和淡水,試驗表明淡水用于漂白、染色、淋洗等,對織物的色澤和質量無任何不利影響;用濃縮液染色還需進一步研究。
3 結論
若要切實達到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的目的,企業必須同等重視印染廢水的污染預防和治理,并在保證產品質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廢水深度處理回用以及廢物料的回收再利用, 這樣既節約水資源和原料,又能有效減輕印染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因此得出以下結論:
隨著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印染企業應該越來越重視清潔生產。低污染和環保原料的使用以及生產工藝的改進可以減少廢水及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產生,從而降低印染廢水處理與深度處理的難度,有利于印染廢水的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