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晨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13725104698
電話:020-84711366
郵箱:gzcxhb37@foxmail.com
地址:廣州市南沙區大崗鎮北流村北流路五巷3號
水是城市的血脈和靈魂,自然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命線所在。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是多種多樣的,總體上可以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水域生態,而地球表面約71%是水面面積,由此可見水生態系統對于地球和人類是及其重要的。
景觀娛樂、凈化水體、環境調節、水文調節、補充水源等重要生態功能構成了城市水生態系統。由此說來,開展水生態系統保護,對于提升環境品質、改善生態狀況、促進協調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保持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良好的“水生態”環境不可缺少;推進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水資源、水環境代價過大,導致一些地方出現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生態退化等問題。當前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水資源節約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之舉,是構建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從源頭上扭轉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迫在眉睫。
十八大報告提出“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可以看出,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是厲行水資源節約,構建一個節水型社會。這是建設水生態文明的重中之重。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水利部提出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的各方面和水利規劃、建設、管理的各環節,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水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經濟越發展壓力則越大。必須樹立與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觀相吻合的生態文化觀念,綠色生產觀、綠色消費觀、綠色技術觀、綠色營銷觀等在內的生態文化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指南和精神動力。
為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的建設,國家不斷加大力度,密集出臺各項政策,加強水生態保護。黨中央、國務院對浙江提出“五水共治”之策,把水質指標作為硬約束倒逼轉型,以短期陣痛換來長遠的綠色發展、持續發展。國家開始重水利建設,興建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推出水利扶貧政策,并加快推進農村水利設施建設。使我國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上日程。
為了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務院又提出了建設“海綿城市”,并印發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把水生態文明建設推向高潮。
日前,國務院還印發了《關于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的批復》,原則同意《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規劃》明確,用1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實現全面預防保護,林草植被得到全面保護與恢復,重點防治地區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這將使我國的水生態建設迎來一個全新的時期。
由上述可知,在國家的重視下,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正在加快,相信,隨著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活動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的諸多方面得到長足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今年是《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實施第二階段“3年新突破”階段目標的實現年。據了解,年底前珠三角城區可基本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并將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全面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